图片来源:中国财经图库
作者:高学思
来源:瞭望智库(id:zhczyj)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如果说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迹的话,那么深圳的突飞猛进就是这一奇迹的金字塔尖。
1979年,深圳建市时gdp不足2亿,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值已经高达2.2万亿元,猛增了1.1万倍(常住人口增加近40倍),同一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了约200倍。就像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增速望尘莫及一样,中国其他城市面对深圳,也不免瞠乎其后。
现在的深圳一角
今天的深圳,生产总值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位列全国第三,在增速方面维持一线城市中的最高水平。在高新技术发展关键指标之—的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申请上,深圳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以一城之力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2017年占全国的43%),同时仅次于东京位列全球第二。
如果把深圳当做一个经济体,放在国际上去比较,那么其gdp已经超越以色列,其2.71万美元的人均gdp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西班牙和韩国相近。
深圳既非古来富庶之地,也没有什么独特的自然资源,甚至并不是唯一的特区(据《经济学人》统计,如今全世界各式各样的经济特区已超过4000个),其崛起之快却可谓前无古城,后难有来者。
那么,这座40年前在经济版图上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年轻城市,是如何凭空出世,成为中国高新技术研发的中心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典范的呢?这背后,又经历了哪些曲折、有趣的故事呢?
1、历史很单薄
我国是文明古国,多数城市都能追溯悠久、灿烂的历史,但深圳是个特例。坦诚而言,这片位于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侧的区域,在历史上并非人文富庶之地。
公元前三世纪末,秦始皇遣军南征,将岭南并入中国版图后,珠江三角洲的百越地区开始受南海郡(郡治在今广州)管辖;东晋初年(331年),晋成帝分南海郡地设立东官郡,兼置宝安县,其辖地包括现在的香港全境以及深圳大部分领土,是为宝安立县之始。
1866年(清同治七年)新安县(宝安县)全图
自被纳入中国版图后,两千多年的历史并没有给今天的深圳留下什么重要的历史古迹。从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占数量来看,全国有4296项古迹获此认定,深圳只占其中1项——明代大鹏所城,这在我国的城市中基本处于垫底水平。
作为深圳最大的古城,大鹏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建成面积仅为11万平方米,即十几个足球场大小,仅仅是同时期建设的北京城的1/600。可以想象,在浩浩历史长河中,此地长期是人烟稀少的边陲地界,并无兴旺发达的迹象。
大鹏所城
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在《南京条约》中将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侵略者,开启了后来的“深港分治”局面。在1860年和1898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又将宝安县(时称新安县)深圳河、沙头角河以南的土地割让或租借给英国,从此确立了陆港之间的分界线。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附图
自此所讲的都还是宝安县的历史,那么宝安是怎么变成深圳的呢?是铁路成就了深圳。
“深圳”在客家话中意为较深的田间水沟,在原居民的语境下,只是指现今罗湖区东门市场一带,即“深圳墟”(“墟”意为集市)。这就相当于今日深圳的区域内出现了36个墟市,深圳是其中比较大的一个。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了对深圳墟的记载。
清末(1907年),广九铁路(广州-深圳-九龙)开始修建,并在当时的深圳墟设站。1911年铁路贯通后,极大地便利了交通,深圳墟人口聚居逐渐增多,工商业日趋兴旺,发展形成宝安县重要的经济活动中心。
1911年10月,广九铁路华段通车,蒸汽火车(二号机车)抵达深圳。
1931年,深圳镇设立。解放后的1953年,宝安县人民政府将宝安县城从南头搬到深圳镇,从此,深圳镇成了全县的中心区。再到1979年1月建市时,考虑到“深圳”的知名度已经比“宝安”更大,广东省委决定把新成立的副地级市命名为“深圳市”,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名称。
1979年建市前的深圳,是宝安县的一个小镇,只有两条水泥路穿过小镇,一条是人民路,一条是解放路,全长不到2公里。
2、形势很紧迫
新中国成立以来,宝安县国民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人民收入水平仍然很低,与河对岸的香港更是相差甚远。
“内地劳动一个月,不如香港干一天。”一河之隔,却有上百倍的悬殊差距,以至于不少宝安人开始“逃港”,偷渡者们不惜冒着被大海吞噬、被逮捕判刑的危险,纷纷抱着轮胎或泡沫游向对岸。
据统计,1957-1979年间,宝安至少有约六七万人逃往香港,而且大部分都是壮劳力。当时流传一句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当时的状况。1978年时,宝安的罗芳村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河对岸香港的村民每年能赚13000多港币,而且那时港币比人民币“值钱”。因此,香港对当时的宝安人有极大的吸引力,大到从宝安罗芳村人逃往香港的人,在香港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罗芳村。
后来,宝安的边境管理严格起来,河两岸的村民不能和家属亲友自由往来,于是便约定日子,在相隔30米的河两岸见面,喊话沟通。这也是当时宝港之间“界河会”的一大奇景。
沙头角“界河会”
1978年7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前往“逃港”问题严重的宝安县视察。在沙头角的中英街,习仲勋看到香港那边车水马龙,宝安这边冷落萧条,心中非常难受,他对时任宝安县委书记的方苞说,解放快30年了,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却破破烂烂。
为了尽快缩小两地差距,在派出工作组到宝安、珠海两地调研后,广东省委于当年10月向国务院呈报《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设想的报告》,提出要在三五年内,把两县建设成工农业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同时吸引港澳游客,打造新型边防城市。
广东省委的新思路,与中央的开放政策不谋而合。
1979年4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习仲勋郑重其事地向中央领导提出:让广东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在四个现代化中先走一步。他代表省委正式向中央提出广东要求创办贸易合作区的建议。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十分赞同广东富有新意的设想。当他听说要划出一块地方,但老定不下个名来时,就说:“就叫特区嘛!原来陕甘宁就是特区。”邓小平对这些敢于提出创见的先行者,以一种革命家的语言鼓舞道:“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7月,广东省确定把深圳、珠海和汕头三个市划为出口特区后,开始研究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最终确定在深圳市南部,东西走向327.5平方公里的沿海地段。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诞生。当时全中国正处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历史关头,新生的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从1979年1月,宝安县升为深圳市(副地级),再到1981年成为副省级城市,深圳在两年内“连升三级”。
3、速度很惊人
1979年深圳建市后,最先开发的是蛇口工业区。
当年2月2日,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2.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经过认真的规划设计后,7月8日,蛇口工业区开始炸山填海,正式破土动工,这也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
蛇口开山炮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大规模的城市开发随即全面铺开。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中央军委及时调遣两万基建工程兵进行支援。同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几十万建设者也云集深圳,他们都成为特区建设的“开荒牛”。
经过数年的艰苦创业,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崛起于中国南海之滨,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深圳速度”。
最知名的成果是1982年动工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负责这一项目的是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一公司,它在建设过程中达到了最快时三天盖一层楼的惊人速度,创造了我国建筑史上的新纪录。“深圳速度”、“三天一层楼”也成为当时媒体提到深圳时的常用词汇。
1985年,这座高53层共160米的地标建筑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建成的第一座综合性超高层楼宇。
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建成时鹤立鸡群,如今已在群山簇拥之中。
在经济发展方面,深圳的进展同样神速。
根据当时国内经济的现实情况,深圳经济特区在开创阶段,主要采用“三来一补”的形式开办企业,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大陆企业依靠外商提供的原料、技术、设备等,根据对方提出的产品质量、规格、款式等要求,完成加工、组装、整合等基础制造环节,最后把产品提供给外商,并获取相应的回报。
许多“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简称)企业后来逐步发展成以自产产品为主的“三资”企业,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其中较大型有康佳公司,中华自行车,家乐家私等等。到1985年底,深圳特区已与外商签订协议4696项,协议投资33.5亿美元,占全国直接利用外资的六分之一之多。
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作业场景
蛇口工业区更是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出“蛇口模式”,即不要国家拨款,自行引进外资,自担风险,产品以外销为主,高速发展工业。同时,在企业内部凸显竞争机制,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工资不再固定,合同制和绩效工资大大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这一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其成功经验很快在特区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
在这热火朝天的城市与经济建设之中,深圳人也形成了新的价值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4年,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庆上,上百部彩车中惟一的一部企业彩车——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彩车就挂着一幅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4年国庆阅兵蛇口工业区彩车
正是秉承着这种新的价值观和一股无畏的“闯劲”,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里,敢为人先的深圳人总是冲在时代的最前锋,为人所不敢为,创造了许多全国的“第一次”:
1980年,在中外合资企业竹园宾馆和友谊餐厅,第一个试行企业劳动合同制;
1980年,第一个改革工资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工资分配领域;
1983年,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中国大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新中国第一张股票
1984年,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票证制度,打响了市场经济第一枪;
1987年,第一次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
1988年,成立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
4、阻力很强大
不过,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对于当时的中国实属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其中自然不乏各种非议。尤其是1982年的春季,国内许多媒体对经济特区的质疑之声铺天盖地而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有人指责说:“深圳除了五星红旗还在飘扬之外,都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还有人说:“特区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飞地”、“香港市场上的水货之源”、“走私的主要通道”。
舆论界也掀起了一场不小的“租界风波”,一些人借讨论旧中国的租界问题来议论特区。1982年3月,大陆某报公开刊登《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影射特区把土地有偿提供给外商使用,有变成旧中国租界之嫌。同年4月,某报又刊登《痛哉!〈租地章程〉》一文,直接表达了对中国试办经济特区的不赞成。当时主管特区工作的谷牧曾说,各种非议之词,“给特区创办工作增加了困难,建设发展步履维艰,很有些‘秋风萧瑟’的味道”。深圳市委、市政府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区要不要办、该不该办,成了当时中国必须回答的问题。
1982年4月某报刊登《痛哉!〈租地章程〉》一文。
1984年1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来到深圳视察,三天的行程结束后,他欣然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对改革开放政策和特区建设的高度肯定,起到了解除疑惑,稳定人心的作用。
返回北京后不久,邓小平在中央负责人的会议上说道:“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一个指导思想要更加明确,那就是不能收,而是放……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此次讲话是特区建设的一针强心剂。
邓小平在国商大厦眺望建设中的深圳
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动,导致国内再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