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上证报《深圳斥资数百亿驰援上市公司》报道引发巨大反响。深圳尝试通过市场化方式“驰援”上市公司,给股权质押排雷,得到市场各方的争相传播。
市场化方式运作
深圳上市公司在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更期待成为“风险共济”名单上的一员。
根据上证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深圳此次“驰援”并非“救市”,“风险共济”资金严格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负责运作相关资金的管理机构,还“背”了考核指标,所以想获得“驰援”,还得“自身硬”。
目前,相关部门已根据“基本门槛”初步筛选出首批20家至3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有的已经启动尽职调查及谈判。“最后能不能成,以怎样的价格借款或入股,都是完全市场化的。”有接近国资委的人士表示。
以债权方式为例,据了解,作为管理机构的深圳市高新投、中小担集团等,首先是从深圳市国资委旗下的安居集团取得一定期限的专项贷款,承诺到期还本付息,在实现政策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自行对借款资金进行管理,自负盈亏。
“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委托贷款、过桥贷款、向实际控制人借款、受让股票质押债权、提高股票质押率等多种方式,向上市公司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流动性支持化解平仓风险。”知情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管理机构通过利息收入和盈利分成两种方式实现收益。相关利率不宜过高,以不超过9%为宜;管理机构可与实际控制人签署相关协议,待股票价格回升后,扣除利息等全部成本,盈利按照双方约定比例进行分成,但管理机构分成一般不超过30%。”
股权方式也一样,管理机构需要“力争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基金购买股票原则上不以控股为目的,不做第一大股东,不改变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管理机构与实际控制人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参考市场价格,实际控制人赎回股票,基金实现退出。
“管理机构是‘背’了政策目标和盈利目标双重考核指标的,需在每月月中和月末向相关部门报送处理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的有关工作情况。”上述人士称。
“风险共济”决策背后
在普遍赞扬深圳“有担当”、“有作为”的同时,也有投资者对为什么要“驰援”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有疑问,希望了解包括政策决策过程等在内的更多细节。为此,上证报向有关各方做了进一步了解。
“化解深圳优质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或第一大股东)流动性风险的初衷,是防止实际控制人股票质押信用风险扩散传导引发系统性风险。”知情人士说。
“实际控制人股票质押风险可能通过不同渠道传导给上市公司,例如股票平仓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稳定性、实际控制人无法履行融资担保承诺对上市公司流动性产生冲击、实际控制人与上市公司连带债权债务交叉违约风险等。如果出现大批上市公司陷入股票质押危机的情况,将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稳定发展造成破坏。”有接近专项小组的人士表示。
尤其是,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上市公司,且实际控制人股票质押融入资金主要用于上市公司业务发展的,很有可能在本轮去杠杆过程中被误伤了。降低实际控制人股票质押风险,有利于保持上市公司经营稳定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在采访中,一家电子制造企业董事长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拥有国内甚至全球领先的技术,但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才能实现规模量产和盈利,手握大量订单,却因为银行抽贷等导致资金缺乏无法变成产品。目前深圳国资平台已经在与其讨论借款的具体事宜。
谈及深圳及时出手有可能解决公司的燃眉之急时,这位董事长一度哽咽。“我的质押率高,一方面是因为看好未来,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股价持续下跌补仓所致。公司上市12年来,我从未卖过公司股票。感谢深圳市政府的信任及雪中送炭。”
谋求多赢局面
很多读者在上证报的微信下方留言,想知道首批获助企业名单。有投资界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纠结于名单意义不大,相信很快就会有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深圳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将创造多赢的局面。
“一方面,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短期资金压力有望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国资也有可能赚取比较好的收益。上市公司经营稳定,也有利于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上述人士说。
据接近专项小组的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作出“驰援”优质上市公司的决定,是建立在深入摸底调查及各方深入交流的基础上的,方案出台后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九条措施,债权融资支持和设立股权投资专项基金只是其中的两条,最终目标是政府、银行、社会资本、企业多方合力,促进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其中,“市场化、专业化”是具体运作思路里最主要的关键词。
因此,尽管相关部门已初步筛选出首批符合条件的名单,并已就其中部分展开尽调和谈判,但最后落实还要看双方谈判情况。
此外,“风险共济”名单是动态调整的,相关部门已建立上市公司质押、警戒和平仓动态监测机制,将根据企业申报及监测情况综合判断后,及时向相关管理机构推送名单信息,帮助有平仓风险的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与管理机构对接等,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