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鲜芋仙”的甜品,结果匆忙间误入了“鲜手仙”,想尝尝网红“鲍师傅”的糕点,结果“金典鲍师傅”让你满心期待的味蕾们留下了各种遗憾。商标上相近、包装效仿等是山寨产品节省营销开支的主要手段。然而“雷碧”“小白兔”“老干爹”“阿里爸爸”“辛巴克”……这些看似“山寨”的商标其实,都是正牌商家为了防止别人恶意抢注相同、近似商标“山寨”了自己。
对此,有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指出,“防御性”商标注册是大企业的常见做法,“知名品牌这么做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避免未来的口水甚至法律战。”日前,创维发布品牌维权声明,指责拼多多中所售“创维先锋”、创维云视tv、创维e家等,涉嫌假冒。伴随拼多多事件的不断发酵,知名商标与“山寨品牌”之争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不少知名企业早已未雨绸缪,注册了大量自己品牌的“山寨”商标,如可口可乐注册了“雷碧”、大白兔注册了“小白兔”、老干妈注册了“老干爹”、阿里巴巴注册了“阿里爸爸”等。对此,有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指出,企业在商标注册上“山寨”自己被业内称之为“防御性”注册,是大企业的常见做法。
现状
企业在商标注册上“山寨”自己非个案
“我才知道,雷碧这个商标是雪碧为了防止山寨注册的。然后随手查了一查,发现还不止是可口可乐这一家。”近期一些“雷人”商标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大白兔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把大灰兔、大黑兔、小白兔、金兔、银兔等十几个近似商标都注册了,老干妈注册的是亲属系列:老干爹、老干娘、老干爸、干儿子、干女儿、老姨妈……”。
对此,媒体记者昨日登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网站进行了查询。根据查询信息显示,知名企业注册自己品牌“山寨”商标的情况并非个案。例如,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名下,除老干妈、陶华碧老干妈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之外,同时也有包括“老干爹”“老干爸”“老姨妈”,以及“陶老干爹”“陶老干爸”“陶老干爷”等注册信息。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共计持有2064个商标,除了众人所知的“五粮液”外,该公司还注册了“六粮液”“七粮液”“八粮液”等;还有以各省简称为前缀的“五粮液”变种,比如“甘粮液”、“京粮液”、“贵粮液”、“陕粮液”等。最近刚刚杀入外卖市场的星巴克在注册商标上也是不遗余力,除了“辛巴克”“新巴克”“兴巴克”“星巴特”等读音近似商标外,星巴克还注册了“三巴克”“生巴克”“巴克”“星巴”“星克”等在文字上相近的商标。
原因
维权成本高防御性注册完全是被逼
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们面对国内各路“先知”及“抢注者”的偷袭损失惨重,所以防御性商标注册成风完全是被逼的。“山寨”产品屡禁不止和维权成本高且获赔概率低实在让大厂们苦不堪言。
就拿网红“鲍师傅”糕点为例吧,“鲍师傅”创始人鲍才胜曾经向媒体表示,2016年他向北京城6区的工商部门提供了30多份侵权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提交了10多份。但由于“鲍师傅”并不属于知名商标,工商执法部门的惩戒力度有限,有的地区工商部门介入后,对方会摘掉牌子,但过不了多久又挂出来了。“走法律程序维权成本又太高。其实,不仅非驰名商标的持有人维权很头痛,就连驰名商标的持有人维权也困难重重。就比如,为了保护自有商标,家喻户晓的“大白兔”奶糖厂家,注册了各种颜色的彩兔:“大灰兔”、“大黑兔”、“大绿兔”、“大花兔”等多个近似商标;小米公司则注册了五颜六色地里种不出来的米:“蓝米”“橙米”“绿米”“金米”“银米”“桔米”等以避免他们的“红米”手机陷入色彩大战。
分析
“山寨”自己是“防御性商标”策略
事实上,一些大企业大品牌往往会注册一些看似“山寨”、其实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特别是近似性的商标,业内称之为“防御性”注册。专业人士指出,例如阿里巴巴除了注册自己的商标外,也注册了不少近似商标:阿里妈妈、阿里爸爸等等。小米公司为防止“傍品牌”。“这是出于对自己品牌的保护。”恒大知识产权相关专业人士指出,举例来看,阿里巴巴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影响力是巨大的。从阿里巴巴延伸的谐音阿里爸爸,到阿里叔叔、爷爷奶奶等等“阿里家族”,如果阿里巴巴自己不去注册,则不排除有可能被傍品牌的投机分子所注册。
据了解,商标法的一般原则是“注册在先”,谁先注册商标,法律保护谁。同时也有例外,尤其是《商标法》第31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但总体来看从维权角度来说,一旦商标被其他企业“注册在先”,再要维权,举证责任、诉讼维权等成本相对更大。因此,很多大型企业采取了注册“防御性商标”的策略,即在主运营的商标之外,同时注册若干相似商标。“知名品牌这么做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主要是避免未来的口水甚至法律战。”上述人士分析强调,商标是企业的生命,代表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信誉,对增长品牌认知度有很大作用。也正是基于商标这种重要的品牌意义,也就不难理解大企业对于商标的防御性“抢注”了。
声音
“防御性商标”注册是大企业常见做法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告诉记者,一些品牌企业为了保护商标会进行防御性注册,这种防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种是对于核心品牌,除了主流业务的产品类别之外,在其他类别上也进行注册,也就是说尽管目前还没有其他领域的业务开展,但不排除未来有可能进军相关领域。
另一种防御,除了直接注册核心品牌商标之外,还注册有一定近似性的商标。
比较来看,后者的注册方式也就是近似性商标注册的防御性更强,可以防止其他人注册有近似性的商标,导致与企业原有商标混淆或不易辨别。赵占领指出,所谓防御性注册有利也有弊,其中较为直接的不利因素首先是注册得过多会提高商标注册成本。另外,一些申请注册的商标如果长期不使用,也有可能被撤销。“因为商标资源是有限的,注册不用其实是浪费。”赵占领指出,根据相关规定,连续三年不使用的闲置商标,在有其他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则该注册有可能被撤销。他同时指出,防御性商标注册是大企业中的常见做法,总结来看,这是因为大企业对品牌保护的要求更高,资金也更雄厚,可以在商标保护方面投入更多成本。与此同时,对于常规的商标保护方式来看,赵占领建议,还应注意进行日常品牌监测,包括竞争对手与品牌相关的市场监测,以及竞品商标动态的跟踪,一旦发现被仿冒的可能风险,应通过法律手段进行阻止和维权。
深圳市商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7603004350
中国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