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机构试点工作迈入第四个年头,首张牌照终于下发。
2月22日,央行在官网发布了一份“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许可信息公示表”,公示表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下称信联)申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已获得许可,个人征信牌照有效期为3年,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张个人征信牌照的诞生。
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俗称“信联”,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征信信息联盟,主要在网络借贷领域开展个人征信,并实行信息共享。据央行公布的信息,信联是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与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考拉征信、北京华道征信等8家市场机构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主要在银、证、保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网络借贷等领域开展个人征信活动。其中,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其余8家机构分别持股8%。
据相关业内认识表示,信联成立后,将最大限度补全央行征信中心缺少的个人信用信息,能有效遏制多头借贷乱象。
以前说到个人征信系统,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事实上目前公众所熟知个人信用报告,确实是由央行推动建立的。而央行征信中心是面向银行等传统的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公民个人信用记录的查询、服务,而信联主要是为传统金融机构体系外的类金融机构提供征信数据。比如一些民间借贷、消费公司或者电商平台支付交易数据,央行征信系统其实是很难覆盖到的,信联的出现正是为了更好地整合这些信息,与央行征信系统形成交叉互补。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表示,目前能够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权威机构,主要是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服务对象为传统金融机构。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央行征信中心有征信记录的自然人只有3.9亿,占总人口数不到30%。
“央行征信中心没有将互联网借贷平台纳入征信体系,且各家互联网借贷机构均把信息看成自己的核心资产,不愿拿出来共享,这就造成了信息孤岛,给予借贷人可乘之机。如果有人在某平台借款不还,却不会在央行征信中心留下记录,依然可以在其他多个平台进行借贷。”黄震表示,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可能助长借款人过度多头借贷,带来骗贷、坏账等高风险。
这一缺陷,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愈加凸显。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人群,往往就是那些无法享受银行信贷服务甚至办不了信用卡的人。这样,很多个人信用极差的人,却因为没有不良信用记录,而很容易从互金机构获得贷款,从而变成“老赖”;虽然各互金机构对“老赖”有不良信用记录,但由于征信信息未能共享,从而导致一些“老赖”可以多头借贷,欠了东家借西家,把网贷平台当成提款机;另外,对网贷“老赖”缺乏惩戒机制,也是引发一些网贷平台暴力催收的重要原因。毫无疑问,个人征信的普遍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网贷“老赖”横行,已经严重危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而信联的出现,可以把芝麻信用等8家股东机构及更多互联网机构的征信信息整合起来,覆盖掉传统金融的征信盲点,形成一个庞大的征信数据库,打破信息孤岛,让信用不好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所有的不良记录都无法隐藏,这将避免现在现金贷平台诈骗借贷和多头借贷等乱象。
业内人士表示,信联的服务对象主要为网络小贷公司、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和消费金融公司等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此外,还包括从事反欺诈等服务的第三方符合资质要求的机构。这就纳入了大量央行征信中心不能覆盖到的个人客户金融信用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将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信息分割问题。
同时,信联虽然主要采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息,但其对传统金融机构同样开放,信贷数据可以供传统金融机构查询使用。这就意味着,以往想方设法躲避央行征信,钻空子不还贷款的“老赖”们,以后借钱恐怕没那么容易了。未来,用户一旦形成信用污点,不仅无法在别的网贷平台上借到钱,在银行机构贷款也成了难题,甚至还会影响个人就业、购房、购物、出行等各方面。可以预见的是,多头借贷、“拆东墙补西墙”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虽然信联被寄予厚望,但多头借贷问题不会因信联的成立在短时间内就迎刃而解。据业内人士表示,信联效果如何还取决于其对数据的采集能力。“信联不具有强制各家机构接入数据的权力,将来大量机构的信息如何纳入信联的数据平台,目前也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问题。”数据共享也是信联面临的一大挑战。信用数据是各征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要让各机构自愿实现数据共享,不是件容易的事。
目前来看,明确各征信机构的利益分配,统一数据共享标准,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从业机构的数据上报和质量义务,是信联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