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深圳河。新京报记者 浦峰 翻拍自渔民村村史博物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中的上海宾馆,有深圳坐标原点之称。新京报记者 浦峰 翻拍自上海宾馆大堂
现在的上海宾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建设中的蛇口。新京报记者 浦峰 翻拍自深圳改革开放博物馆
现在的蛇口。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英街七号界碑处。新京报记者 浦峰 翻拍自中英街
现在的中英街七号界碑处。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深圳市东门老街。新京报记者 浦峰 翻拍自深圳博物馆
现在的东门老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深圳市罗湖区渔民村村民邓锦辉家。图为邓锦辉的妻子、大儿子,以及家中保姆。新京报记者 浦峰 翻拍自渔民村村史博物馆
2018年3月,邓锦辉和小孙子在家中。
上世纪的深港分界河——深圳河。新京报记者 浦峰 翻拍自渔民村村史博物馆
现在的深圳河。
广东 深圳
改革开放至今,“深圳第一高楼”的称号已经数度易主,1985年建成的国贸大厦,高160米,曾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享誉中外,是深圳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国贸大厦的高度很快被后来者超越。1996年建成的地王大厦、2011年建成的京基100、2016年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一座比一座高。2017年,深圳市罗湖区蔡屋围城市更新统筹片区项目公布,一座高度达739米的“h700深圳塔”已在片区项目计划之中,届时深圳第一高楼的纪录又将被改写。
现任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开枝说,支撑起国贸大厦等“深圳速度”的,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的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后,“干多干少一个样”成为历史,多干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励。
1992年小平南巡时,陈开枝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负责陪同。他记得,小平到珠海时,时任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汇报,准备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得到了小平同志的支持,随后珠海就给珠海生化制药厂的迟斌元奖励了三室一厅、奥迪车和26万多元现金,一时引发轰动。
中英街上的界碑,是历史的另一项重要物证。这些在清末被勘定的界碑,将罗湖区沙头角的一条仅7米宽的老街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西侧为英(港)界。
在中英街4号界碑附近,一棵110余年历史的大榕树吸引了诸多游人围观。这棵树根在内地,荫泽香港。当地人把它称作“一国两制”榕。
如今,中英街已成为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街道两旁林立的小店铺,出售价格低廉的免税品,还吸引着不少游客和本地居民上门。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标语仍旧矗立在蛇口工业区的时间广场。
蛇口工业区,是中国第一个经济开发区,曾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在蛇口工业区的一处展馆里,展板上写道,“今日许多看似平淡无奇之事,在发轫之初都不啻于一声声惊雷。图始之不易,蛇口可见一斑。”
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圳“摸着石头过河”的每一小步,影响着中国社会整体走向的历史选择。
文/新京报记者 王婧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