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又挖了一个坑,提出了现在工业设计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整体满意度不高职业稳定程度不高女性设计师生涯困扰更严重出现困惑的时间早、比例高企业内设计师受困于发展空间
我们也分析了其原因,那么我们的做出怎样的对策呢?
相关链接:
全国工业设计师加班时间数据大曝光,深圳喜提第一!(解析篇)
全国工业设计师加班时间数据大曝光,深圳喜提第一!几乎一半设计师每周加班10小时以上
“数据大曝光”系列我们也做了三期了,为了感谢各位小伙伴们的支持,我们在文章末尾处放置了彩蛋,不要错过哦!
4
对策
工业设计师是最接近创造性思维、设计思维和系统思维的人群,因为这本身就是职业要求。这些能力完全可以迁移到自己的生涯规划和设计,对用户的同理心(empathise)对应自我觉察和认知,产品定位(define)对应自己的生涯愿景,头脑风暴、团队创意(ideate)对应开阔职业想象力,选择最优方案对应进行决策取舍,完善功能结构对应落实可操作方法,制作手板模型(prototype)对应职业访谈和体验,根据反馈(test)进行优化迭代对应面对现实变化的灵活调整。一个好产品的设计过程和好的生涯旅程存在惊人的相似。而生涯又是每个人生当中最重要、最长期、最个人化的作品,这种建构生涯的能力值得也应当学习和掌握。
设计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方法
个人层面
1.加强自我探索
建立生涯发展观,了解各个生涯阶段的重点,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及方法,提高生涯成熟度。通过自我察觉,借助周围亲朋反馈,或获得生涯专业人士协助,进行自我探索,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能力优势和职业价值观。
在生涯彩虹图中,最外的层面代表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又称为“大周期”,包括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里面的各层面代表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角色和职位组成,包括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等主要角色。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的成功,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基础;反之,某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个角色的失败。舒伯进一步指出,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彩虹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角色的相互替换、盛衰消长。它除了受到年龄增长和社会对个人发展、任务期待的影响外,往往跟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的时间和感情投入的程度有关。从这个彩虹图的阴影比例中可以看出,成长阶段(0~14岁)最显著的角色是子女;探索阶段(15—20岁)是学生;建立阶段(30岁左右)是家长和工作者;维持阶段(45岁左右)工作者的角色突然中断,又恢复了学生角色,同时公民与休闲者的角色逐渐增加,这正如一般所说的“中年危机”的出现,同时暗示这时必须再学习、再调适才有可能处理好职业与家庭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
此处摘自:百度百科
2. 加强对职业的了解
通过cd(careerdevelopment)模型即职业发展模型,个人应对照职位的能力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同时对照职位所能给予的价值回馈是不是满足个人需求。只有同时匹配,职业满意度才会高。因此个人在了解自己能力和需求的同时,清晰职位的要求和给予的价值。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是戴维斯与罗圭斯特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选择职业或生涯发展固然重要,但就业后的适应问题更值得注意,尤其对障碍者而言,在工作上能否持续稳定,对其生活、信心、与未来发展都是重要的课题。基于此种考虑,戴维斯等人从工作适应的角度,分析适应良好与否的因素。他们认为每个人都会努力寻求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符合性,当工作环境能满足个人的需求(satisfaction),又能顺利完成工作上的要求(satisfactoriness),符合程度随之提高。不过个人与工作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符合与否是互动的过程的产物,个人的需求会变,工作的要求也会随时间或经济情势而调整,如个人能努力维持其与工作环境间符合一致的关系,则个人工作满意度愈高,在这个工作领域也愈能持久。
此处摘自:百度百科
3. 利用社会资源快速提高能力
终身学习的时代,适应环境变化、提高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
调查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学习经历越长,能力焦虑越少,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越少。
4.女设计师要发现自己的优势、改进学习模式
如果出现能力困惑,不应该一味否定自己,需要具体分析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使用能力管理,对优势区、潜力区、盲区实施不同的策略进行应对。
学习模式分析数据表明,25岁以下女设计师各类学习方式的比例都偏低,低于平均值,更低于职业状态很满意者。职业很满意者的自费线下学习比例是33.33%,25岁以下女设计师的自费线下学习比例是17.24%,主动投入程度约为其一半。这是重点需要提升的部分。
5.生涯行业可提供的专业支持
(1)提供一对一生涯咨询服务,提供面对面和远程沟通方式,使得二、三、四线城市有需要人士,可以链接到身边无法获得、集中于一线城市的优质服务资源。设计师在生涯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加深自我探索、清晰生涯愿景、明确组织需求,面对新入职适应困难、发展瓶颈、生活平衡、重新定位、中年转型等生涯问题,提高生涯成熟度、生涯决策能力,在职业世界获得更好的发展。
(2)运用盖洛普优势等国际化成熟工具,开展专门针对设计创意人员能力模型的评估与测试,让个体了解自身能力和优势,并有策略地应用和发展。
(3)提供陪伴式成长教练服务,针对女设计师能力提升、转行和创业等主题,通过多维度专业测试、设定个性化阶段成长任务、线上线下咨询、及时提供反馈并推动进展,帮助优化职业行为模式、决策能力、计划执行效果。
(4)与各地工业设计行业人士合作,开展以人生设计与提升元胜任力等主题的线上线下工作坊或培训课程。提供面对面、网络等设计师社群互动,让成员成为彼此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家人、朋友等熟人支持系统进行补充。
组织层面
1.管理中融入职业生涯理念
外职业生涯(对组织而言)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对个人而言)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里素质、能力、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组织在设计外职业发展通道时,为个体提供职业阶梯,因为管理的职位是有限,并且一些优秀的设计师不愿做管理,或者不适合做管理,因此设计资深专家或者类似职位,为设计师提供向上的通道,甚至让一些资深设计师的薪水和副总一样高。外职业生涯略超前时有动力,超前较多时有压力,超前太大时有毁灭力;内职业生涯略超前时舒心,超前较多时烦心,超前太大时要变心。
2.提供个人难以获得的组织中成长机会
关注每个设计师个体,看到他们的特点与优势,如果将不同优势的个体形成优势团队,个体既会感到自己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会获得仅凭个人努力难以实现的更快成长,也会更依赖这样的组织。
比如不同年龄阶段的设计师对组织支持的需求是不同的,组织应给与区别对待、个性支持。例如25岁以下设计师更需要指导和能力培训机会,30岁以上就更看重自己优势的发挥以及团队的协作。
3.关注女性设计师生涯特点
对于前文提到的女设计师有较高比例能力焦虑,统计发现25岁以下女设计师,对工作单位提供能力培训的期望达到75.86%、对前辈给与指导的期望达到53.45%,都明显超过平均比例。
另外,母亲等生涯角色,使女性具有多任务管理、时间管理、感知他人需求并及时回应、沟通协作、包容利他、有责任心等方面优势。
组织可以给予女设计师更灵活的用工制度安排,提供她们更急需的组织支持,帮助她们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企业创造价值。
4. 生涯行业可提供的专业支持
(1)为设计师社群、设计项目临时组建团队等非正式组织,或设计公司、企业设计部门等正式组织提供生涯发展团体咨询、体验式培训课程等服务,让成员彼此了解个性特点,促进包容、与协作,并体验团队创新。
(2)提供生涯网络课程,便于组织高层和中层管理者随时随地获得生涯知识,学习激发个体、进行赋能的领导方法。
(3)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一对一高管教练或小团体培训,通过体验式学习,提高生涯管理意识和对员工赋能的能力。
(4)借助盖洛普等国际上成熟的优势测评及发展工具,促进团队成员互相理解、多元化融合,帮助企业或项目组建优势团队、进行人才储备。
社会层面
1. 大中小学教育全程介入
普及生涯教育,借鉴美国中小学教育,加强元胜任力培养。
以下为美国7-12年级社会技能课程目录的节选:
2.行业自身加强积累
工业设计行业本身需要继续积累!多做出类似方太厨具这样的设计行业与制造业二十余年共赢发展的商业案例,多积累在不同专业领域的设计名家,最终在产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体现重要价值。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就能为行业以及设计师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与社会各界合作产生影响
学习硅谷模式,例如ideo公司通过多年实践形成设计思维,对商业界输出创新方法论,促成设计与商业的更好合作,创造出有社会影响力的应用案例。并与教育界合作,将设计思维向大学生普及、向商界提供培训,使设计成为硅谷创新生态五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的环境之下,设计师一定会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4.生涯行业可提供的专业支持
(1)与设计行业、高校合作,面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专业职业发展课程,进行自我探索、发现优势特点,介绍行业发展、组织特点、发展路径以及实战能力要求,对即将步入社会、走上职业设计师道路的高年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解决方案,有利于大学生毕业之后更顺利地度过新入职场的适应期,并降低企业的新员工培训成本。
(2)面向高中生,与设计行业合作,开设工业设计职业体验,帮助中学生更多了解职业内容和职业状态,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减少盲目性。
职业艺术照
(自由、美感、无拘无束的想象)
职业素颜照
(系统、现实、有效解决问题的创新)
5
未来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创新能力要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意味着工业设计将扮演重要角色。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institute)在2017年底发布的报告中称,创意行业在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85%。(如下图,可以看到日本已在走下坡路)
包括工业设计在内的创意产业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同时在我们的国家又是非常年轻的行业。我们总会在某个阶段遇到困惑,或者面临必经的困难、不确定的变化,只要学习应对的方法和策略,懂得利用各方面社会资源来支持自己,就会更快速、更小代价地跨越它们,甚至实现转机。
笔者自己也曾在这个行业深耕十年,因此有个愿望,希望力所能及地做一点什么,助力每个从业者更有意义感、更有创造性地与这个行业相伴发展,获得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涯。以上一己之见,如有偏颇、不到之处,期待指正、交流!我的邮箱:life-designers@hotmail,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