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鉴定者心目中可能怀疑的矿物名单逐步缩小,在以上二十五种左右的矿物中,按透明度把它们分为透明度把它们分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两大类;按颜色又分为无色、红---粉红色、蓝----紫色、绿色、黄色、褐---橙色等几大色别。鉴定都可根据未知矿或成品的透明度和色别,对照去查相应的鉴定表。例如,有两种明暗不同的绿色条带的不透明珠宝,几乎可以肯定是孔雀石、染色玛瑙、染色条纹大理石、绿纤矿、玻璃或塑料这几种之一。因此,对鉴定者来说,未知珠宝的透明度和颜色是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应当注意,在作肉眼观察时放大镜和聚光笔形电筒是不可少的。
这是观测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在估计被测珠宝的折光率范围后,使可怀疑的矿物数再缩小。鉴定者可以从光泽大致估计出这个矿物的折光率范围,光泽强折光率也就越高。具有金刚光泽的珠宝,其折光率超过折光仪刻度尺的最高范围(1.80);而具玻璃光泽者,其折光率在1.8---1.5之间。和已知折光率的珠宝比较,光泽的相同性可以很快帮助鉴定者把未知珠宝按折光率或光泽归类。具有蜡状、油脂光泽的珠宝,其抛光面一般较差,丝绢光泽说明或许有很多的真状包体。珠宝颜色有鲜亮和暗淡的差别,为了鉴别目的,根据颜色亮度人为地分出亮色、中等、暗色三级。
香港珠宝学院深圳分院
0755 256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