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会计阶段--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帐”,它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进行 核算,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并编制“进缴表”(即利润表)和“存该表”(即资产负债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在两表上计算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核对全部账目的正误。
在会计的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点重大发展,其一是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继而成为会计学中管理会计分支的重要基础。
在近代会计阶段,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称为近代会计发展史1上的两个里程碑:一是复式账簿的产生,二是世界上成立*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公会。
近代会计的核心理论贡献主要有:
(1)折旧的思想。
(2)划分资本与收益。
(3)重视成本会计。
(4)财务报表审计制度。